歷史是文化的傳承,我們要好好學(xué)習(xí)歷史。下面介紹的是天津條約主要內(nèi)容及歷史影響,僅供參考。
1.外國公使常駐北京。
2.增開牛莊(后改營口)、登州(后改煙臺)、臺灣(后定為臺南)、淡水、潮州(后改汕頭)、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zhèn)江為通商口岸。
3.外籍傳教士得入內(nèi)地自由傳教。
4.外人得往內(nèi)地游歷、通商。
5.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往來。
6.修改稅則,減輕商船噸稅。
7.對英賠款銀400萬兩,對法賠款銀200萬兩。
《天津條約》對中國主權(quán)的又一次嚴重的破壞,使英國及其他三國又獲得了一系列侵略特權(quán)。它為這英、美、法、俄通過其駐華使領(lǐng)人員對中國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施加影響提供了條件,并使得英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勢力擴展到了華南、長江流域和東北,更加靠近出口貨物的產(chǎn)地和進口貨物的行銷地,從而更加有利于其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中國的原料,對中國社會經(jīng)濟造成巨大的破壞。
1858年,英法艦隊在美、俄兩國支持下,襲擊大沽口。大沽炮臺失陷,英法聯(lián)軍進犯天津。
清政府派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俄、美、英、法各國代表分別簽訂《天津條約》。同年,沙皇俄國以武力迫使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瑗琿條約》。
1859年6月,英、法、美以進京換約被拒為由,率艦隊炮擊大沽。提督史榮椿率守軍還擊,擊沉擊傷敵艦10艘,斃傷敵軍近500人,重傷英艦隊司令何伯,史榮椿戰(zhàn)死。1860年8月,英法聯(lián)軍18000人,由北塘登陸,進占天津。9月,清軍在北京通州八里橋迎戰(zhàn)英法聯(lián)軍失利。清咸豐帝攜皇后、懿貴妃等離京逃往承德。
《天津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有:賠款、開放通商口岸、規(guī)定海關(guān)稅、允許外國神教傳教、片面最惠國待遇。1858年6月13日,《中俄天津條約》簽訂;6月...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主要包括《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主要包括《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主要包括《中俄天津條約》、...
近代中國在清政府的腐敗統(tǒng)治下被動挨打,我們不能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我們要以史為鑒,時刻讓自己保持警醒。下面介紹的是《天津條約》主要內(nèi)容,僅供...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接下來分享《天津條約》的內(nèi)...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接下來分享天津條約的主要...
《天津條約》包括《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英通商章程》。下面血小板整理了天津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