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热线 99 精品视频|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1. <blockquote id="pxt9n"><strong id="pxt9n"></strong></blockquote>
  2. <dl id="pxt9n"></dl>

    <strike id="pxt9n"><label id="pxt9n"></label></strike>
    <i id="pxt9n"></i>
      全國

      當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前位置: 初三網 > 初中歷史 > 歷史知識點 > 正文

    玄武門之變講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主要人物是誰

    2021-12-15 13:51:02文/勾子木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fā)動的一次政變。以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為求自保,在玄武門發(fā)動兵變,李世民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后禪讓皇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玄武門之變講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主要人物是誰

    玄武門之變介紹

    唐高祖李淵即位后,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xù)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太子自知戰(zhàn)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xù)明爭暗斗。

    經過長期的斗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占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最終李世民搏命一擊,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并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玄武門之變背景

    根據《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中說,太原造反是李淵本人的主意。但是《唐書》中卻說太原造反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后立他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淵卻猶豫不決。李建成隨即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yōu)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沖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

    據《資治通鑒》記載:太子建成性情松緩惰慢,喜歡飲酒,貪戀女色,愛打獵;高祖第四子、齊王李元吉,常有過錯;二人均不受高祖寵愛。世民功勛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讓他取代建成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于是與元吉共同謀劃。并答應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后,立他為皇太子,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為建成盡死效力,他們各自交結建立自己的黨羽,組成太子黨,一起排擠李世民。然而司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鑒》時,曾懷疑關于建成、元吉的史料真實性。

    玄武門之變主要人物介紹

    李世民

    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戰(zhàn)略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拜右領軍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領兵攻破長安,拜尚書令、光祿大夫,受封秦國公、趙國公。唐朝建立后,領兵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zhàn)功,拜天策上將,封秦王。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冊立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號貞觀。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駕崩于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謚號文皇帝(后加謚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他愛好文學與書法,有詩作與墨寶傳世。

    查看更多【歷史知識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