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热线 99 精品视频|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1. <blockquote id="pxt9n"><strong id="pxt9n"></strong></blockquote>
  2. <dl id="pxt9n"></dl>

    <strike id="pxt9n"><label id="pxt9n"></label></strike>
    <i id="pxt9n"></i>
      全國

      當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初中語文 > 文言文 > 正文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翻譯 出自哪

    2022-04-29 15:33:09文/董玉瑩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翻譯:善于學習的人,往往不用老師多花精力,自己就可以獲益良多,并且知道這是老師的功勞并感謝老師。出自《禮記·學記》。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翻譯 出自哪

    《禮記·學記》節(jié)選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

    《禮記·學記》譯文

    善于學習的人,老師很輕松而能夠事半功倍,學生會把功勞歸于老師;不善于學習的人,老師很辛勤可是事倍功半,還怨恨老師。善于提問題的人,就像砍伐堅硬的木頭一樣,先從容易的地方開始,然后才解決有硬節(jié)的地方,時間一長,木頭自然脫落;不善于提問題的人與此相反。善于回答問題的人,會像撞鐘一樣,輕輕扣擊,鐘聲就小;用力敲打,鐘聲就大。等到能夠從容自如地撞鐘時,然后鐘聲才會悠揚動聽。不善于回答問題的人與此相反。

    《禮記·學記》簡介

    《學記》是中國古代一篇教育論文,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文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文獻。一般認為是中國戰(zhàn)國晚期思孟學派的作品,據(jù)郭沫若考證,作者為樂正克。

    文章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比較系統(tǒng)而全面地總結(jié)和概括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經(jīng)驗。其文言簡意賅,喻辭生動,文勢流暢,具有一定的藝術性。

    查看更多【文言文】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