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热线 99 精品视频|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1. <blockquote id="pxt9n"><strong id="pxt9n"></strong></blockquote>
  2. <dl id="pxt9n"></dl>

    <strike id="pxt9n"><label id="pxt9n"></label></strike>
    <i id="pxt9n"></i>
      全國

      當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初中語文 > 語文知識點 > 正文

    孟子是誰 主要思想有哪些

    2023-02-15 16:15:31文/宋艷平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

    孟子是誰 主要思想有哪些

    孟子是誰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

    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tǒng)"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圣"。

    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于《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國也》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篇編入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中。

    孟子的主要思想

    主要還是仁政、民貴君輕

    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jīng)典著作。

    其學說出發(fā)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你可以看一下百科下面我復制了一點心性論性善與四端 —— 道德價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說”,主要發(fā)揮孔子“仁”的觀念。

    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論基礎及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認為善是人的基本自覺,這種自覺是表現(xiàn)于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四端”說明道德價值的自覺,是與生俱來的。

    查看更多【語文知識點】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