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热线 99 精品视频|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1. <blockquote id="pxt9n"><strong id="pxt9n"></strong></blockquote>
  2. <dl id="pxt9n"></dl>

    <strike id="pxt9n"><label id="pxt9n"></label></strike>
    <i id="pxt9n"></i>
      全國

      當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初中物理 > 物理知識點 > 正文

    2024初三物理知識重點和筆記

    2024-01-19 08:57:41文/陳宇航

    初三物理重要知識點: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2.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距離)。3.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F→牛頓;s→米。

    2024初三物理知識重點和筆記

    初三物理重要知識點

    功和機械能

    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距離)

    3.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F→牛頓;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螺絲、盤山公路也是斜面)

    6.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浮力

    1.浮力:一切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物體在空氣中也受到浮力)

    2.物體沉浮條件:(開始是浸沒在液體中)

    方法一:(比浮力與物體重力大小)

    (1)F浮G,上浮(3)F浮=G,懸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體與液體的密度大小)

    ρ物<ρ液,下沉;(2)ρ物>ρ液,上浮(3)ρ物=ρ液,懸浮。(不會漂浮)

    3.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浸沒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氣體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計算浮力方法有:

    (1)稱量法:F浮=G—F,(G是物體受到重力,F(xiàn)是物體浸入液體中彈簧秤的讀數(shù))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適合漂浮、懸浮)

    7.浮力利用

    (1)輪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開更多的水。這就是制成輪船的道理。

    (2)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xiàn)沉浮。

    (3)氣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

    初三物理重點筆記

    電荷知識點

    (1)帶了電(荷):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物體的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

    輕小物體指:碎紙屑、頭發(fā)、通草球、灰塵、輕質(zhì)球等。

    (2)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原因:不同物質(zhì)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lǐng)不同

    實質(zhì):電荷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上

    能量的轉(zhuǎn)化:機械能-→電能

    ①摩擦起電

    ②接觸帶電:物體和帶電體接觸帶了電。如帶電體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使之帶電。

    ③感應帶電:由于帶電體的作用,使帶電體附近的物體帶電。

    (3)兩種電荷:

    正電荷:規(guī)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叫正電荷。

    實質(zhì):物質(zhì)中的原子失去了電子

    負電荷:規(guī)定: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叫負電荷。

    實質(zhì):物質(zhì)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電子

    (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5)驗電器:構(gòu)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或者帶電多少。

    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單位:庫侖(C)。

    (7)元電荷(e):一個電子所帶的電荷量,

    (8)異種電荷接觸在一起要相互抵消。e=1.6×10-19C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異種電荷完全抵消的現(xiàn)象。

    拓展:①如果物體所帶正、負電量不等,也會發(fā)生中和現(xiàn)象。這時,帶電量多的物體先用部分電荷和帶電量少的物體中和,剩余的電荷可使兩物體帶同種電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著等量正負電荷被消滅,實際上電荷總量保持不變,只是等量的正負電荷使物體整體顯不出電性。

    查看更多【物理知識點】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