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热线 99 精品视频|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1. <blockquote id="pxt9n"><strong id="pxt9n"></strong></blockquote>
  2. <dl id="pxt9n"></dl>

    <strike id="pxt9n"><label id="pxt9n"></label></strike>
    <i id="pxt9n"></i>
      全國

      當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初中地理 > 地理知識點 > 正文

    醉翁亭記中的醉翁亭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2024-11-02 16:13:07文/董玉瑩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瑯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慶歷七年(1047年),其名來源于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散文《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中的醉翁亭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醉翁亭記中的醉翁亭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約5公里的瑯琊山,自然風光秀美,文化底蘊濃厚,千百年來一直是達官顯宦、文人名士的雅聚之地,素有“皖東第一名勝”、“蓬萊之后無別山”的美譽。然而瑯琊山的風光雖然可與“蓬萊仙境”相比,其知名度卻遠不及山腳下的醉翁亭。

    醉翁亭距瑯琊山景區(qū)入口處僅900多米,整個建筑群總面積不到1000平方米,卻布局緊湊別致,亭臺小巧獨特,擁有多處互不雷同的景觀建筑,堪稱瑯琊山森林公園最吸引游人的一個主景區(q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寫的就是此亭。

    據(jù)記載:北宋慶歷七年(1047年),瑯琊寺住持為了招待時任滁州知州的歐陽修來瑯琊山游玩,特意在山腳下峻峭的山壁旁建造了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小亭。

    此后,歐陽修常與友人到亭中飲酒賦詩,因其年齡最高,故自號“醉翁”,“醉翁亭”也由此得名。懸掛在斗拱下的“醉翁亭”三字匾額為蘇軾親筆題寫,亭內(nèi)立柱上還有數(shù)幅楹聯(lián),其中最著名的一幅:“飲既不多緣何能醉,年猶未邁奚自稱翁”。上聯(lián)是歐陽修暗示自己雖有才華但朝廷不重用,所以就算喝不多也想醉,下聯(lián)是歐陽修自嘲自己已經(jīng)老了無法為國效力。

    相傳,當年歐陽修就是在醉翁亭里創(chuàng)作了傳世之作《醉翁亭記》。這篇格調(diào)清麗、富有詩情畫意的散文,主要寫了兩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重點寫“亭”;第二部分,重點寫“游”,而貫穿全篇的卻是“樂”字。尤其是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是家喻戶曉、令人神往。

    醉翁亭建筑特色

    醉翁亭小巧獨特,它的建筑風格具有典型的江南園林特色。亭體為歇山式建筑,飛檐翹角,亭頂用筒瓦覆蓋。從外觀上看,造型輕盈,給人一種靈動之美。亭子周圍有回廊環(huán)繞,雕梁畫棟,在細節(jié)之處盡顯精巧。其木構(gòu)件上的雕刻細膩入微,無論是花卉圖案,還是瑞獸造型,都栩栩如生,展現(xiàn)了古代高超的木雕技藝。

    醉翁亭記作者

    歐陽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的文壇領(lǐng)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領(lǐng)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fā)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

    其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傳世。

    查看更多【地理知識點】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