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热线 99 精品视频|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1. <blockquote id="pxt9n"><strong id="pxt9n"></strong></blockquote>
  2. <dl id="pxt9n"></dl>

    <strike id="pxt9n"><label id="pxt9n"></label></strike>
    <i id="pxt9n"></i>
      全國

      當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初中語文 > 文言文 > 正文

    《馬說》文言文原文及注釋 作者是誰

    2024-10-10 11:49:23文/勾子木

    《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chuàng)作的一篇論說文。這篇寓言性的短論通過對世上有無千里馬這一問題的反復論證,歸結(jié)到不是沒有千里馬,而是缺少知馬的伯樂,從而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知人、埋沒人才的現(xiàn)象進行了有力的揭露,抒發(fā)了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感慨和悲憤。

    《馬說》文言文原文及注釋 作者是誰

    《馬說》原文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馬說》注釋

    1.馬說:韓愈《昌黎先生集》中有《雜說四首》,這是第四篇。原本無題,為近人所加。“說”是一種文體,屬于論說文。

    2.伯樂:相傳古之善相馬者。一說春秋中期秦穆公之臣曾薦方九堙為秦穆公相馬,認為相馬必須“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有人說這就是孫陽,稱孫陽伯樂。再一說春秋末趙簡子之臣郵無恤,字子良,號伯樂,亦稱王良,善御馬,又善相馬?!秴问洗呵铩び^表》論古之相馬者說:“若趙之王良,秦之伯樂、方九堙,尤盡其妙矣?!庇忠徽f,伯樂本星名,主管天馬。

    3.祗(zhǐ)辱于奴隸人之手:只是在馬夫、仆役一類人的手中受辱。祗,同“只”,只是。一作“只”。辱,受屈辱。于,表被動。奴隸人,本是地位低下受奴役之人,此指馬夫、仆役一類人。

    4.駢(pián)死:并列而死。駢,本意為兩馬并駕,引申為并列?!稘h書·揚雄傳》顏注曰:“駢,并也?!辈蹤溃╟áo lì):馬槽。槽,盛草類、豆類等飼料的器具。櫪,馬廄,馬飲食和宿歇的處所。

    5.不以千里稱:不把它稱為千里馬。稱,稱贊,稱名。

    6.馬之千里者:能行千里的馬。之,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7.一食(shí):吃一頓。或:有時。盡:用作動詞,吃盡。粟(sù):北方通稱“谷子”,去皮后叫“小米”。這里泛指糧食。石(古書中讀shí,今讀dàn):計算容量的單位,十斗為一石。

    8.食(sì):同“飼”,喂養(yǎng)。以下除“食不飽”的“食”念shí,其余的“食”都念sì。

    9.其:代詞,指千里馬。能千里:能走千里。

    10.是:這,指示代詞。

    11.能:才能。

    12.才美不外見(xiàn):出眾的才能不能表現(xiàn)在外。才美,出眾的才華。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

    1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想要與普通馬一樣奔跑尚且不可能辦到。且,猶,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不可得,不可能。

    14.安:疑問代詞,怎么,哪里。千里:指日行千里。

    15.策:馬鞭,這里用作動詞,鞭打,駕馭。之,代詞,指千里馬。不以其道,不用正確的方法。

    16.盡其材:發(fā)揮它的全部才能。材,同“才”,指日行千里的才能。

    17.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嘶鳴的時候又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18.執(zhí)策而臨之:拿著馬鞭來到它的面前。臨,面對,接近。

    19.嗚呼:表示驚嘆,相當于“唉”。

    20.其真無馬邪(yé):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表反問,可譯為“難道”。邪:同“耶”,表反問,可譯為“嗎”。

    《馬說》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貞元八年(792)進士。曾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謚“文”。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于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查看更多【文言文】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