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热线 99 精品视频|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1. <blockquote id="pxt9n"><strong id="pxt9n"></strong></blockquote>
  2. <dl id="pxt9n"></dl>

    <strike id="pxt9n"><label id="pxt9n"></label></strike>
    <i id="pxt9n"></i>
      全國

      當前位置:

    • 熱門地區(qū):
    • 選擇地區(qū):
    • ×
    當前位置: 初三網(wǎng) > 初中地理 > 地理知識點 > 正文

    初一地理上冊重點知識點總結(jié)

    2023-02-17 10:41:41文/陳宇航

    初一上冊地理重點知識點:①地球是一個不規(guī)則球體。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lǐng)的船隊首次實現(xiàn)了人類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航行。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初一地理上冊重點知識點總結(jié)

    初一上冊地理重點知識點:

    一、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不規(guī)則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lǐng)的船隊首次實現(xiàn)了人類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jīng)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的緯線圈。

    ②經(jīng)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經(jīng)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jīng)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jīng)度的變化規(guī)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jīng)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jīng)度叫東經(jīng),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jīng)度叫西經(jīng),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jīng)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shù)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圍小,表示內(nèi)容詳(如東臺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范圍大,表示內(nèi)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xué)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xué)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三、天氣與氣候(P42)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氣溫出現(xiàn)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jù)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tǒng)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霧、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qū),大陸內(nèi)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qū)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5.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qū)(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nèi)陸地區(qū)(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圖冊》中的有關(guān)本節(jié)內(nèi)容。

    四、居民與聚落

    1.人口與人種

    ①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②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nèi)居住的人口數(shù)。

    某區(qū)域的人口數(shù)(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該區(qū)域的面積(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區(qū):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qū)。

    人口稀疏地區(qū):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氣候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qū)、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qū)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qū)。

    ⑤白種人主要分布地區(qū):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地區(qū):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種人主要分布地區(qū):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從1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

    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①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chǎn)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②一般來說,先有鄉(xiāng)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鄉(xiāng)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chǎn)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yè)、服務(wù)業(yè)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qū),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qū),少有或沒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xiāng)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高腳屋或高架屋)

    在熱帶沙漠地區(qū),當?shù)氐姆课菥哂袎?、窗小的特點

    五、發(fā)展與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2.從陸地面積看,的是俄羅斯,中國位居世界第三位。

    從人口來看,最多的是中國,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

    4.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qū)”。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地區(qū)。

    5.國界主要依據(jù)山脈、河湖、海洋、經(jīng)緯線來劃分。

    6.國界范圍以內(nèi)的領(lǐng)陸、領(lǐng)水和領(lǐng)空,總稱領(lǐng)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發(fā)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是發(fā)達國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個發(fā)展中國家,大部分是二戰(zhàn)后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國際上,習(xí)慣把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把發(fā)展中國家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南”——發(fā)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發(fā)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數(shù)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的國際組織是聯(lián)合國,正式成立于1945年,總部設(shè)在美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fā)展,維護世界和平”。

    附:亞洲

    1、亞洲的地理位置:地處東、北半球,東北方向以白令海峽與南美洲為界,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與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

    3、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東南亞;中國位于東亞,東亞的國家有: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

    怎么學(xué)好初一地理

    課上注意聽講

    七年級地理大部分需要理解,理解了記憶起來就會容易很多。所以上課聽講是關(guān)鍵。有的人認為地理是文科,主要靠背,如果用心背,肯定會成績好。其實不然,大部分靠理解,只有理解了,記憶起來才會事半功倍。

    及時解決不懂的問題

    有困難,有不懂的問題抓緊解決,才不會越積越多.經(jīng)緯網(wǎng)這一節(jié)是初中地理的難點,卻在學(xué)生一開始接觸地理的時候出現(xiàn),所以很多學(xué)生在這里遇到困難,就對地理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經(jīng)緯網(wǎng)也很簡單,只要你上課認真聽,有不懂的抓緊時間問老師,很快就能解決的。

    查看更多【地理知識點】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