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文言文《三峽》翻譯:在七百里的三峽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在七百里的三峽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斷。有時(shí)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dá),這時(shí)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快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shí)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松柏,懸泉瀑布在山峰之間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峻,草盛,的確是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天剛放晴的時(shí)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jīng)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顯得非常悲慘凄涼,在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聲音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1)三峽:指長江上游重慶、湖北兩個(gè)省級行政單位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全長實(shí)際只有四百多里。
(2)略無:毫無,完全沒有。闕:通“缺”,空缺。
(3)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樣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這里指太陽。
(7)襄(xiāng):上,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這里泛指山陵。
(8)沿:順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時(shí)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傳達(dá)。
(10)朝發(fā)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fā)。白帝:城名,在重慶奉節(jié)縣東。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
(12)雖:即使。 奔:奔馳的快馬。御:駕著,駕駛
(13)不以:不如。此句謂和行船比起來,即使是乘奔御風(fēng)也不被認(rèn)為是(比船)快,或?yàn)椤耙浴碑?dāng)是“似”之誤。(見清趙一清《水經(jīng)注刊誤》)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綠潭:碧綠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絕??(yǎn):極高的山峰。絕:極。??:高峰。
(17)懸泉:懸掛著的泉水瀑布。飛漱:急流沖蕩。漱:沖蕩。
(18)清榮峻茂: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19) 良:實(shí)在,的確,確實(shí)。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剛剛放晴的時(shí)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屬引:連續(xù)不斷。屬(zhǔ):動(dòng)詞。連接。引:延長。凄異:凄涼怪異。
(22)哀轉(zhuǎn)久絕:悲哀婉轉(zhuǎn),猿鳴聲很久才消失。絕:消失,停止。轉(zhuǎn):通“囀”鳴叫。
(23)巴東:漢郡名,在今重慶東部云陽,奉節(jié),巫山一帶。
(24)三聲:幾聲。這里不是確數(shù)。
(25)沾:打濕。
(26) 裳(cháng):衣服。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的釋義:我要鄭重地告訴后來的人,以此為鑒戒千萬不要把它忘!出自漢代詩作《孔雀東南飛》,原詩選段如下:中有雙飛鳥,自...
《陳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險(xiǎn)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
意思是就被刁詐的小吏報(bào)到縣里,叫他擔(dān)任里正的差事。出自清代文學(xué)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小說《促織》。原文如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yè),久不售。為人迂...
“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意思是他們早上歌唱,晚上奏樂,成為秦國的宮人。出自杜牧的《阿房宮賦》?!栋⒎繉m賦》是唐代文學(xué)家杜牧的賦作。此賦通過對阿...
王生好學(xué)而不得法出自《李生論善學(xué)者》,原文如下:王生好學(xué)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這曰:“或謂君不善學(xué),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這所言,吾悉能...
八年級上冊《三峽》翻譯: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中,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中間沒有空缺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山峰像屏障一樣,遮住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這句話的意思為:中間夾雜著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出處:清·林嗣環(huán) 《口技》,原文節(jié)選: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
“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的意思是:你們男人也疼愛小兒子嗎出自《觸龍說趙太后》。原文節(jié)選: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于婦人。”太...